身边的大国工匠:“战机医生”的航修报国梦

日期: 2024-07-21 18:17 作者: 乐鱼体育链接
 

  近日,在安徽国营芜湖机械厂一个寻常的角落里,《工人日报》记者见到了该厂首席技师——鼎鼎大名的“战机医生”陈卫林。当时他正在拿着一个废旧的零件仔细琢磨着,而这个不起眼的零件,决定着一架战斗机能否继续运行。

  这位“战机医生”的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一位“弹棉花”的手艺人。父亲守着他的弹弓做了一辈子棉被,陈卫林也已经修了整整20年的飞机。他说:“每天都是新鲜的,因每个零件都是不一样的。做一行就要认真执著地把这一行做到最好。”

  如果将一架战机比作一个人,那么战机内无数零部件就如同人体器官一样,每一个零部件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任何一个部分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机能。陈卫林就是在战机“生病”时,为它们把脉“治病”的人。

  陈卫林主要是做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加工,因为专业技能高超,在许多精度高、加工难度大、形状复杂、任务紧急的零部件生产中,陈卫林被指定为唯一的加工者。

  “战斗机的零件基本是唯一的,坏了之后就没有替代品,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没有给定参数的情况下,造出一个相同的零件。”一个磨损的零件交到陈卫林手上,首先要检查的是这个零件是否能被修复,若无法被修复,他需要按照这一个磨损零件的样子“凭空”制造出一个崭新的零件。

  了解零件功能、测绘图纸、编制加工流程、加工零件,说来容易的几个步骤,都需要陈卫林和他的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技术攻关来实现。

  一个“小螺栓”背后,是常人很难来想象的挑战。令陈卫林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2006年的一个螺栓加工任务。在一次某型新机修理过程中,螺栓必须加大尺寸换新,但国外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内虽有一家公司生产却报价惊人,一架新机光螺栓费用就要300万元。

  陈卫林带着他的团队主动承揽了这个任务,他们从原装备上拆下螺栓,照着做出来之后进行比对,一直在改进工艺流程,经过2个多月、100多道加工工序和反复试验后,不仅成功制造出了这个螺栓,还提高了其结构强度。

  陈卫林不仅是位“医生”,还是一位聪明的“程序员”,“加工工艺中每一步都要严格设定参数,不同的工艺安排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也会必然的联系到后续加工产品的质量。机械加工不仅要专业知识的储备,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

  他手中的阀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阀杆与压盖的间隙大小只有十五分之一的头发丝儿那么细,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飞机性能的发挥,而流程中的参数中哪怕有那么一点变化,甚至是同样材料的不同批次,都可能会影响零件最后的质量。

  很多人认为,在实现数控操作的现代车间,一旦把程序设计好了,操作工的智慧和心思就不重要了。

  “那只是表面现象,如果你装夹方法不对,对加工的材料没感觉,有可能什么都‘对’,但是却加工不出好产品。” 陈卫林说,即使是一台很好的数控机床,也要摸准它的脾性,这样才会“人机一体”,心领神会。

  1997年,陈卫林从技校毕业,成为国营芜湖机械厂的一名普通车工,做的是最脏最累的活,但他对此甘之如饴,就想着扎根工厂,真正成为行家里手。

  为了弥补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先后拿到了大专和本科的文凭。在工作中,他虚心求教,将老师傅操作的细节和诀窍铭记于心。耐心和肯钻研的精神使他很快成长为一名生产骨干。

  某新装备修理所需的产品,钛合金零件偏心孔精度高、相互位置精度高,他果断采取数控车加工,分段切削,满足了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加工方法纳入工艺文件;新装备修理所需铝合金壳体,形体大、壁厚薄、变形大,他研究查找变形规律,合理的安排加工路线、切削参数,解决了变形尺寸控制难题……

  20年间,陈卫林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先后完成了350多项零部件国产化自制攻关任务,直接经济效益6000万元以上。

  陈卫林是徒弟们心中的“好师傅”,他不仅将自己掌握的工作诀窍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也在以自身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影响着他们。

  “想取得好成绩绝非一日之功,没有捷径可走。” 随只能制造时代的来临,慢慢的变多的人工被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加工中心取代,工匠精神也被国营芜湖机械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陈卫林又被推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最前沿。

  “匠人的技能和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就是让机器变成卓越的匠人。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应该是匠人和机器的完美结合!”陈卫林说。(记者 彭文卓)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联系我们ENGLISH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0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