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胖五”,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可一次将16辆小汽车的重量送入太空;
它,国内首台3000吨级“二合一”履带起重机,最大起重力矩超52000吨米;
它,全球最大牵引力电力机车“神24”,拥有四个世界第一,牵引力高达2280千牛;
它,世界最高等级超大型模锻压力机,能承受每平方厘米8吨的压力,让我们得以自主制造航空、航天、海洋、核电、高铁等所需高端大型模锻件;
它,单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的“白鹤滩水电站”,拥有世界首批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
1000吨、3000吨、2280千牛、8吨......这一个个数字见证着中国创新发展的最新成就,托举起强大的民族自信。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历经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努力的中央企业来说,却是一段攻坚克难、挑战极限的奋进历程。
十年来,中国从未停下科学技术创新的脚步,一个个大国重器、一次次突破创新,让东方巨龙惊艳世界,刷新极限。
坐落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白鹤滩水电站,拥有世界首批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一,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工程,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国家重大工程,2022年6月下旬全部机组具备并网发电条件。
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当今世界在建顶级规模、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拥有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位居全球单机容量世界第一。在1650万吨水推力下,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白鹤滩水电站最大坝高289米,相当于100层大楼的高度,坝顶弧长709米,最窄处宽度仅14米。大坝背后是总库容为206.27亿立方米的金沙江水库,给予坝体的总水推力达到1650万吨。
大坝整体采用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在水平与竖直两个方向弯曲成弧线,形成精巧的拱型结构,将巨大水推力传递给两侧的山体,借助山体产生的反作用力保持坝体稳定。工程师们运用巧妙的结构设计,让不对称的大坝每一处受力均匀,使其不仅仅可以承受巨大水推力,也变成全球上抗震设防标准最高的300米级高拱坝,有力地保障了电站安全。
白鹤滩水电站还打破了“无坝不裂”的魔咒。大坝首次全坝应用自主研发的低热水泥混凝土,并在温度控制的理论和技术上实现突破,攻克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这一世界级工程技术难题。
同时,大坝通过预埋在坝体内的上万只传感器,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感知,帮助工程师们掌握工程性态、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建成无温度裂缝智能大坝,创造了引领世界水电行业发展的坝工奇迹。
已建成投产的白鹤滩水电站,年均发电量约624.43亿千瓦时,可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160万吨。同时,白鹤滩水电站与长江干流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五座电站共同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发展的强大绿色引擎。
2016年11月3日,“长五火箭”首飞成功,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再进一步。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冲上云霄,成功将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个实验舱,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射的最重载荷——问天实验舱发射至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造关键之战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五号火箭外形巨大,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胖五”,它总长约57米,箭体直径5米,起飞重量约870吨,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一举将我国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
长征五号系列火箭以大幅度的提高我国自主进入空间能力为出发点,按“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和“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适应能力强、安全性好”设计思想,构建了我国新一代大型系列化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五号B两种构型。
十年来,长征五号、长征五号 B、长征七号、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一批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不断壮大的长征火箭家族实现了多个突破,为航天梦注入强大推力。
为响应新发展格局下的能源需求,国家能源集团逐步的提升重载铁路的运输能力,与中国中车持续深化现代能源运输产业链建设合作,重载铁路不断增载、加密和稳速,运煤专列运量由原来的五千吨增加到一万吨、两万吨,甚至三万吨。这对列车的牵引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神24”电力机车应时而生。
奔驰在崇山峻岭间的“神24”电力机车,以28800千瓦单机上限功率、2280千牛单机最大牵引力、106米最长车长、24轴最多轴数,刷新轨道交通运输牵引动力的四项世界纪录,可在12‰的坡道上牵引万吨货物列车。
2020年7月29日,24轴电力机车下线万公里,正式上线千牛,它拥有最大单机功率、最大单机牵引力和制动力、最大车长、最多轴数四个世界第一,刷新了轨道交通运输牵引动力的四项世界纪录,被称为“重载铁路动力之王”,为中国工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能源支撑。
超大功率和超大牵引力的翻倍,使24轴机车的设计时速达到每小时120公里,并且具备在12‰的坡道上牵引万吨货物列车的能力。神24无需进行编组、解编作业,可实现对万吨车体的直接连挂和摘挂,大幅度的提升了运输效率。
以24轴电力机车为典型代表的重载牵引力,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我国重载铁路智能控制、智能养护、智能运输、智能管理的智慧化水平,发挥了国家能源安全供应的“稳定器”作用。
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是世界最高等级超大型模锻压力机,它地上27米,地下15米,有15层楼高,自身总重量2.2万吨。
2013年4月,由国机集团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进入试生产阶段。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拥有世界最高等级模锻装备的国家。
在大型模锻件的制作的完整过程中,动力强劲的它,一次锻压锻造就可以完成,来保证了产品外在尺寸完整性和内在性能稳定性。2013年,8万吨模锻压力机正式投入试生产,拥有它,航空、航天、海洋、核电、高铁等所需的高端大型模锻件,我们就都可以自主制造......
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动力源自深埋地下的泵房。在这里,60台油泵驱使着300吨液压油,在十公里长的管路里流动,推动5个直径1.8米的巨大液压油缸进行压制。这排山倒海的力量,再加上精准精细的控制,让钢铁坯料在它手上,像做月饼一样,一锻成型、一次成功。
“3000吨履带起重机SCC52000TM”是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和三一重工合作开发的一款极具特点、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超大吨位履带起重机。2022年4月,两家企业充分的利用广东火电已有的2台2000吨履带起重机,通过增加横梁、前平台、横节臂、超起配重托盘等部件,改装组合而成一台3000吨级的履带起重机。
该起重机是国内首台投产及应用的3000吨“二合一”履带起重机,最大起重力矩超52000吨米,将为石油化学工业、核电等行业模块化施工提供又一重要利器。
一次吊起3000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4万个体重约150斤的成年男子,也相当于2000辆约1.5吨重的小轿车或者60万个10斤重的西瓜。而且,它既能以3000吨的起重量级进行大型吊装作业,还能够准确的通过工况需求,经过仔细修改电控程序,灵活“变身”拆解成独立运转的2台2000吨履带起重机,极大的提升了整车利用率。
2022年9月25日,中广核太平岭核电项目2号机组的安全壳内穹顶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施安装阶段。穹顶由中国能建和三一集团联合研发的3000吨履带起重机拆分的其中一个2000吨履带起重机完成吊装。
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合车而成的3000吨起重机,运用独有的运输组装方案,或联合、或分别进行吊装作业,吊载性能和稳定能力等作业性能更强劲,某些典型工况甚至达到了1+1>2的效果。
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内能承受1.23兆帕压力,外可抵御大型飞机撞击,可抗九级烈度地震;
从海洋到陆地,从天空到太空,十年来,无数央企人充分的发挥引领性作用,扛起“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创造”突破创新的历史使命,用厚实的肩膀、扎实的干劲,不断铸就辉煌,营造出一派蓬勃向上的发展气象。
嫦娥、北斗、悟空、天眼、天宫、墨子......科技力量鼓点铿锵,创新硕果不断涌现——过去的这十年,长征五号等一批新一代运载火箭接连首飞成功;C919大型客机完成首次空中远距离转场飞行,开启多地同步试飞模式;天宫二号已稳定运行800多天,获得丰硕空间应用成果。
“上天、入地、下海”,建设者们用不朽的坚持锻造硬核实力,创造出众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一份份成绩单的背后,都有央企人的身影,他们诠释着中国力度,展现大国华章。翻开全新的一页,他们仍将势不可挡,让中国力度,被世界瞩目。